共享充电宝为何变“刺客”?网友:又贵又慢 还不好归还

时间:2022-11-01 13:00:41       来源:​​封面新闻
“又贵又慢,还不好归还。”近段时间,共享充电宝因槽点多登上热搜。10月31日,记者调查走访成都街头的共享充电宝,也发现存在诸多槽点,价格贵,动辄每小时3元-4元,故障多、归还难。

重庆准的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晔认为,共享充电宝企业、代理商、商家等服务提供者应共同履行主体责任,确保共享充电宝的正常使用和归还,不能为谋取商业利益牺牲消费者权益。

“买电变成了买教训”

“用两次的价格都够买个新的充电宝,也就应急时用一下。”走访中,一位前来归还充电宝的成都市民认为,共享充电宝的价格不再亲民。记者了解到,共享充电宝上市之初,半小时内免费,之后按1元/时计费。现在成都街头仅前五分钟免费,之后每小时动辄三四元。价格多未在柜体上标明,主要通过扫码显示。

除价格昂贵外,街头的共享充电宝还普遍存在计费时段划分粗糙,且收费标准不一的情况。记者发现,成都一环路某商业街内,不少品牌的计费单位有30分钟和60分钟两种,且价格各异。如怪兽充电,一处3元/时,20米内另两处则分别为1.5元/半小时,2元/半小时。记者在前述3元/时点位扫码使用几分钟后归还,显示扣款3元。值得一提的是,记者通过小程序反馈“计费明细有疑义”后,怪兽充电称鉴于用户租借信用良好,在数十秒内退款。

除了价格上涨,归还充电宝也并非易事。其中,以“充电宝归还后继续计费”为主的扣费争议最常见。“使用几小时归还,4天后收到消息被并顶格扣费99元。联系客服要求退款,却被要求举证。”成都市民肖女士将自己的遭遇告诉记者。

黑猫投诉平台显示,有肖女士类似经历的消费者不在少数。此外,充电宝无法归还也困扰着消费者。“找了两三个小时归还点都还不了充电宝,客服不处理钱还一直扣着走。”有成都用户投诉。而客服甚至推荐购买延时归还服务,对此,消费者并不买账:“客服完全没有站在用户角度帮助解决问题。”此外,设备充不上电、充电慢也时常发生。用户反映,提交归还费用诉求后,被公司以“可以正常使用”为由驳回。

众多消费者在平台留言,归还过程发生的种种扣费行为“并不合理”,“买电变成了买教训。”

不能为谋取利益牺牲消费者权益

随后,记者就定价问题致电多家充电宝品牌商,对方均表示定价遵循市场化原则,由代理商与商户达成一致。同时,品牌方会对代理商作出价格约束,以防止定价不恰当。至于无法归还、无法充电、扣费不合理等情形造成的退款诉求,品牌方表示,用户提供具体单号后会跟进处理,由此造成不便请予以谅解。

上述情形是否侵害了消费者权益?知名维权律师、重庆准的律师事务所陈晔向记者表示,充电宝企业作为运营方应该确保充电宝的正常使用和归还。如果系企业问题,不应由消费者承担增加的费用。

同时,共享充电宝企业、代理商、网点等服务提供者应履行主体责任,在任何情况下不能以牺牲消费者合法权益为代价谋取商业利益。对充电宝的计费模式、使用方法、注意事项等要明确标注,做到公开透明,计费准确,不能任意限制消费者权利、转嫁责任风险。

“我们必须看到,充电宝的确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了便利,但也引发了不少问题。”陈晔指出。遇到类似纠纷时,消费者如何保障自身权益?他建议,应尽量录音录像保全证据,并求助于消费者协会和市场监管局,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
共享充电宝盈利模式难形成新突破

涨价背后,是共享充电宝企业在盈利模式上打不开局面。

以“共享充电第一股”怪兽充电为例,2021年三季度至2022年一季度,公司每季度依次净亏7300万元、6130万元、8969.5万元。9月8日,公司2022年Q2财报显示,第二季度净亏损1.845亿元,至此已连续四个季度亏损,且处于扩大趋势。

从收入结构上看,怪兽充电收入单一,主要来源于移动设备充电业务、移动电源销售及其他。官方数据显示,时至2022上半年,公司移动设备充电业务收入占比为97.4%。

运营成本是入不敷出的源头。怪兽充电称,“直代共营”策略为公司注入新推力。但其招股书曾显示,直营渠道给商家的激励资费率高达50%-70%。综合上述移动设备充电业务的高额占比,商家直接分走企业大半盈利。

记者注意到,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,怪兽充电在内容上尝试跨界。如围绕明星、游戏、动漫、国潮等话题通过联名热门IP进行营销,以增强用户对其品牌的黏性。

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,涨价说明共享充电宝的规模效应并未转化为成本竞争力和盈利能力,只能靠提价来覆盖成本和维持盈利。因此在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无法出现突破的情况下,共享充电宝的涨价恐怕不会停止。对于共享充电寻找第二增长曲线,他认为,共享充电场景单一,关联性差,做增值业务的难度较大,目前来看效果还没有显现。

来源:封面新闻​​​​

关键词: 共享充电宝 诸多槽点 共同履行 主体责任 牺牲消费者权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