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穿正装不自然,平时很少(穿西装),我们都在第一线,都是在田里面、地里面、山上、沙漠里面摸爬滚打,也只有这个时候,把正装拿出来穿一下。”
而就在他接受采访时,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驻足在一旁注视着他。
朱有勇院士表示:“他是我的老师辈,一直做一件事,就是菌草做了一辈子,林老师身上就是一个科学家精神的具体体现。”
让朱有勇院士如此钦佩的人,就是我国的菌草之父:林占熺。
可能很多人对林占熺教授并不熟悉,他其实就是《山海情》中带领闽宁镇脱贫致富的关键人凌一农教授的原型,他做的事情就是研究菌草,而且是研究了一辈子的菌草。
菌草
说到菌草,咱们就要谈谈菌菇,菌菇是大型真菌,属于“分解者”,上个世纪70年代末,我国引进了椴木栽培香菇技术。
栽种菌菇属于“短平快”的赚钱项目,成为了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,但是栽种菌菇需要砍树,而木材的大规模砍伐又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,菌林矛盾严重。
有没有一种可能,使用草本植物栽种菌菇呢?
林占熺在三明市真菌研究所工作时提出了“以草代木”的方案,1983年,林占熺投入到菌草技术的科研之中,至今仍旧奋斗在科研第一线。
能够栽种菌菇的草,就被称之为“菌草”,可是在当时,谁也不知道草本植物能不能替代木材栽种菌菇,要使用哪些草,以及栽种什么菌菇?这是一条人们从未走过的道路,也是一条注定艰险的道路。
筚路蓝缕, 以启山林; 栉风沐雨, 不忘初心。
林占熺观察到,闽西和闽北有许多芒萁,于是就用它来尝试栽种菌菇。
3年多的时间里,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之后,1986年,林占熺终于用芒萁、五节芒等野草作原料培育了第一朵香菇。
这朵菌菇让科学家们看到了以草代木的希望,同时也解决了栽种菌菇和生态的矛盾。
1994年,林占熺担任福建省菌草研究所所长,这一年福建也将菌草技术列为闽宁扶贫协作项目,林占熺又带着6箱菌种风尘仆仆来到固原市彭阳县。
到达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0点多,顾不得吃饭就去当地人的窑洞去看,看的目的就是考察在窑洞里能不能种植菌菇。
这主要是因为当地本来就比较穷,如果重新建菌菇大棚还要花钱,如果能用窑洞栽培菌菇,就可以减少启动资金。
当地的农民有很多没有见过菌菇,更不要说栽种菌菇了,林占熺知道要想让农民掌握栽种菌菇技术,必须要让技术简化,只有一看就会,一听就懂才能推广到基层百姓家中。
在这里,林占熺意识到西北地区的环境恶劣,这里冬天气温极低,昼夜温差大,而菌菇的生长需要合适的温度,稍有不当就可能导致菌菇减产,所以林占熺和他的团队常常住在菌菇棚里,夜间也要起来检查温度变化。
在福建,林占熺使用的是芒萁、五节芒等野草,但是宁夏没有这些野草,林占熺便因地制宜,利用当地丰富的农作物秸秆作为培养基,生产菌菇。
当地菌菇长出来后,又遇到销路问题,林占熺和他的团队又化身销售人员,天南地北的跑市场,终于为当地菌菇打开了销路,当地农民也因此而致富,这些情节在电视剧《山海情》中都有上演。
解决了我国西北地区之外,林占熺和他的团队还将菌草推广到世界各地,尤其是贫穷落后的地方,1998年,巴布亚新几内亚还处于刀耕火种的部落经济,经济落后,几乎没有什么致富项目。
“那时看到当地村民,一日三餐无法保障,住在茅草房里,很多人穿着树叶。”
,原来只能吃香蕉,现在能吃到高蛋白的菌菇,而且还不破坏环境。
林占熺来到这里之后,研究了当地气候条件,植被情况,因地制宜的实施菌草技术项目。并在2001年到2019年期间,先后22次前往巴布亚新几内亚组织实施菌草技术项目,在林占熺的努力之下,当地也逐渐过上了幸福生活,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
卡拉里菌草
当地民众也将菌草称之为“中国草”“林草”,当地人还给自己孩子取的名字中带有菌草,原任警察部部长的孩子就叫,而且是用登报的方式公布。
目前,菌草技术和减贫经验已经传播到世界106个国家和地区,创造就业岗位几十万个,带领千千万万的穷人致富。
菌草与生态保护
菌草除了能扶贫,还能够提供生态保护。
福建平潭岛的长江澳,曾经是一块飞沙走石的风口地,风大浪急,植被根本难以存活。
林占熺和他的团队培育的巨菌草和“绿洲1号”菌草成功在这里扎根。
他们选择的这些菌草,都是生长速度快,根系发达,生物量大,移栽50天左右就能提到固沙作用。
菌草的高度也非常高,可长到2-3米,能够有效降低风速,在此基础上可以种植其他植被,成功解决了的风沙问题。
乌兰布和沙漠,降雨量少蒸发量大,常年伴有6、7级大风,刚撒下去的种子就被风吹走,刚种下去的植被就被风沙掩埋。
林占熺和他的团队来到这里,先后实验了20多个不同品种的菌草,终于驯化出2个适宜在乌兰布和沙漠生长的菌草品种。
这些菌草根系非常强,能够牢牢的固定住流沙,1棵草就能锁住20多平方米沙地;生长速度也非常快,生物量巨大,每亩鲜草产量平均可达12吨。
这些菌草不仅仅可以用来栽培菌菇,还可以替代青储玉米喂给牛羊,而且使用的菌草把金产量达,还非常节水,对于本就缺水的沙漠地区来说可以说是了不起的贡献。